2011年11月11日,不少單身貴族們把這天稱為“超級光棍節”。盡管在單身職場白領以及大學生中,這個節日的人氣指數并不低,不少人還精心策劃了活動,但根據智聯招聘的調查顯示,“光棍節”并非真的那么喜氣洋洋——近七成職場“光棍”一邊過節、一邊發愁自己的婚姻大事。
近七成光棍愁單身
智聯招聘的這次調查面對6000名職場人,時間為期兩周,涵蓋了全國幾座大中型城市。調查顯示,盡管大部分處于光棍狀態的職場人都不排斥過“光棍節”,但內心對終身大事還是比較著急的,這一比例甚至達到了66%。其中,兩成職場人明確表示著急,已經開始積極地尋找;還有四成職場人表示雖然有點著急,但還是選擇隨緣;還有近2%的人極端地表示:“不挑了,趕緊找個人結了算了。”
可見,當下“恨嫁族”、“恨娶族”還是具有相當數量的。筆者對周圍朋友做了一次隨機采訪,60%的職場人,尤其是女性,傾向在30歲前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一位比較傳統的銷售員李先生甚至拋出了“成家立業,成家在先”的理論;但也有個別不同的聲音,表示沒有遇到合適的人,不能勉強自己。
社交圈子小是光棍們的最大困擾
職場人打光棍的原因是什么呢?數據顯示,近三成白領光棍的原因是社交圈子小,沒有遇上合適的,比例達到27.7%,居各項原因之首;此外,經濟條件差,等事業稍有成就再談婚論嫁也占到相當比例(約為20.90%);而選擇工作忙、沒時間找的比例僅為2%。這就說明,單身職場人受客觀環境的影響比較大,大部分人的主觀能動性還是值得肯定的。
當然,小部分“宅男”、“宅女”需要另當別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通訊工具越來越發達,更多的年輕人選擇了足不出戶交友的方式,“宅”成為一部分人的流行生活狀態,而這些職場人的交友能力卻在下降。
對此,有關專家指出,職場人工作壓力大是選擇“宅”的重要原因之一,用最懶惰的方式休息,或者偶爾出現下班后“失語”和不愿意見人的狀況,都是“宅男”、“宅女”可能有的特質。
所以專家建議,壓力過大的職場人應該多選擇幾種減壓方式,對自己的休息時間要有個大致的規劃。年輕的職場人一定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找平衡點,不能將全部的精力與心思投入到工作中去,要懂得對自己生活和感情的用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