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山集團旗下游戲工作室西山居一名男性員工在辦公室內猝死。前不久《人民日報》大地副刊主編因抑郁癥自殺身亡一事尚未平息,隨后媒體又曝出央視足球解說陶偉猝死事件,職場“過勞死”、“猝死”悲劇頻發,引人深思。正值秋季,天氣的忽冷忽熱,加之激烈的職場競爭、大量的家庭開銷、繁重的車貸房貸,身為職場中人,您的身體是否還吃得消?你是如何進行秋季養生以適應季節變化的?
日前,英才網聯特別聯合鳳凰財經推出職場熱點調查:“職場人秋季養生大調查”,深度解讀秋季如何保健養生,以強健身心,保持職場健康。
通過英才網聯、鳳凰財經的聯合調查數據顯示,參與本次調查的職場人超過2300人,其中男性比例占57.12%,女性比例占42.88%。24歲以下占5.01%,25歲到30歲占16.09%,30歲到40歲占29.78%,40歲到50歲占36.37%,50歲以上占12.75%。其中有42.5%的職場人感到焦慮,31.66%的人感到抑郁。8成以上身體出現狀況,延緩就醫。
“秋乏”成為職場人秋季健康問題之首
本次英才網聯與鳳凰財經在對職場人在秋季易出現哪些身體狀況的調查數據顯示:困倦疲乏、四肢無力占24.19%,;腰椎、頸肩疼痛占16.46%,失眠多夢、難以入睡占14.20%,腸胃不適(胃脹、胃痛、腹瀉、消化不良)占10.72%,呼吸道疾病(支氣管炎、咽炎、扁桃體炎、鼻炎)占8.69%。除此之外其他秋季健康問題占25.74%。
英才網聯職場專家表示:“秋乏”問題已成為職場人秋季健康問題之首。季節更替、進入秋季后,人的機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水鹽代謝開始恢復原來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緩解,腸道功能日漸正常,由此,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應,一些在夏季時潛伏的癥狀就會出現,機體也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全天四肢無力、困乏易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位居其后的分別是腰椎頸肩問題和睡眠問題。經過一夏,辦公室久坐不動導致的腰椎、頸肩疼痛在秋季更容易復發。同時,換季不適感的加強及壓力日益增大,導致職場人經常失眠多夢、難以入睡,從而影響工作生活狀態。
另外,秋季由于天干物燥,早晚溫差大,是呼吸道系統疾病、流行性感冒多發季節,也是支氣管炎、咽炎、扁桃體炎、鼻炎患者增加之時,降火驅燥刻不容緩;與此同時,胃脹、胃痛、腹瀉、消化不良等腸胃不適問題頻發,更是提醒職場人士應注重秋季養生。
對此,英才網聯職場專家建議職場人在秋季要保證充足睡眠、調整正常作息,適當進行午睡休息,以適應季節更替帶來的不適感;飲食上,應多食堿性食物,保持體內的陰陽平衡,養氣潤燥、降火祛濕,可驅“秋乏”;而保持有規律的體育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更是必不可少。
“秋燥”時節,43.5%職場人士感到焦慮,31.66%感到抑郁
通過英才網聯、鳳凰財經聯合調查數據顯示,秋干氣燥,近43.5%的職場人士時常焦慮,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煩躁不安,存在焦慮癥傾向;31.66%感到睡眠差、情緒低沉憂郁、缺乏食欲、胸悶、乏力、覺得生活沒有樂趣,是抑郁性神經癥的潛在傾向;另外9.8%、7.77%、7.26%職場人士均存在強迫癥、恐懼癥、癔癥等傾向。
英才網聯職場專家表示:氣候能對人們的心理、生理產生重要的影響。入秋后抑郁癥、焦慮癥、恐懼癥等心理問題顯著增加,這與氣溫不定、花木凋零、草枯葉落,使一些人心中產生凄涼、苦悶、垂暮之感有關。另外,由于日照時間短、氣溫降低,導致人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使生命活動處于不興奮的狀態。此外,長期使用電腦的室內環境正負離子失去平衡,又少有陽光的“沐浴”,對人體的身心健康有副作用,也會引發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抑郁癥。
鑒于秋季氣候對人的心理生理影響甚大,特建議職場人士增加光照,加強室外活動,飲食上多補充維生素B和維生素C,調動活躍的大腦功能和情緒,合理調節、疏導情緒。
出現不適癥狀,八成以上職場人延緩就醫
在身體出現狀況“是否及時治療”的調查選項中,46.73%選擇了等等再看;35.93%選擇了不會及時治療;僅有17.34%的職場人士選擇了及時治療。數據表明,八成以上的職場人士當發現身心存在疾患時,均未能及時就醫,對改善自身健康問題沒做出實質性舉措,并沒引起足夠的重視。
英才網聯職場專家提醒大家,延緩就醫,貽害無窮。職場人在不僅要在健康面臨威脅時及時就醫,更應每年進行一到兩次體檢,特別是在換季之時,要全面了解健康狀況,防微杜漸,要以健康的體魄和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職場壓力和挑戰。
不到兩成的職場人能正確選擇直接就醫
關于“出現身體不適,選擇何種治療方式”的調查中,18.63%和23.65%的職場人選擇網上查找相關病情和憑經驗自我治療、用藥;另有7.57%選擇到保健院進行刮痧、拔火罐、按摩等方式;剩下近三成選擇拖延治療或其他治療方式;僅有18.96%能正確選擇直接就醫的治療方式。英才網聯職場專家表示,身體不適,應該直接去就醫,對癥下藥,積極治療,切莫擅當“經驗醫生”,更要杜絕藥物濫用,為自己的身體健康增加一份安全保障。
近5成職場人注重調理脾胃、養氣補血、潤肺清咳、降火潤燥
關于“準備在秋季做哪些調養”的調查數據顯示,29.06%職場人群注重調理脾胃、養氣補血,27.87%注重潤肺清咳、降火潤燥;另有各10%左右人群分別關注貼秋膘、預防流行性感冒和美容養顏;而防治關節疼痛和“氣象過敏”的分別占6.02%和3.39%。英才網聯與鳳凰財經聯合調查表明,近五成的職場人關注秋季養生調理問題,注重調理脾胃、養氣補血,潤肺清咳、降火潤燥,具備一定的秋季養生意識,并有應季的身體調理打算。
近五成職場人認為多吃水果、蔬菜最適合秋季進補
通過英才網聯與鳳凰財經的聯合調查數據顯示,對于最合適秋季進補食物,25.43%選擇水果類,21.26%選擇蔬菜類,16.5%認為養生湯羹最適合秋季進補,而選擇肉類、養生藥茶、養生藥膳、海鮮的分別占到13.12%、10.15%、8.44%和5.1%。
英才網聯職場專家表示,秋季是最適合進補的季節,秋季應以“平衡膳食、辨證配膳”為原則,進行合理的膳食搭配。職場人士應多吃蘋果、梨、檸檬、柚子、葡萄、柑橘等水果,以及蓮藕、茄子、冬瓜、牛蒡、白蘿卜、山藥等蔬菜類,具有養肝健脾、清熱利濕等保健功效。每到秋季,總要“貼秋膘”,相對于肉類,建議少食牛羊肉,適度食鴨肉,鴨肉性寒,可大補虛勞、滋陰養胃、利水消腫。平日如若配合養生湯羹、藥膳、藥茶等,滋補效果更佳。
29.63%職場人士認為運動是秋季養生最佳方式
本次調查數據顯示,對于“秋季最佳養生方式”,有29.63%選擇通過健身和運動,隨著氣溫的降低,逐漸加強防寒鍛煉,使人體的抗御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機體逐漸適應突變的氣候,有利于避免諸多疾病的發生,從而增強自身免疫力;有27.05%人群選擇通過休息,進行自我調節。面對忽冷忽熱的天氣變化,由于人體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環境變化相適應,體內陰陽雙方也隨之發生改變。因此,秋季養生在對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導引等方面進行調攝時,應注重一個“和”字。養成早睡早起規律的作息習慣,注意休息,遠離高負荷的緊張生活,給身心以舒緩平靜的空間;有11.4%職場人通過豐富業余生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一方面擴大人際交友圈,一方面調節身心,以讓人把無謂的壓力拋在腦后的同時,調整精神狀態,更可以進一步發掘自我價值,對工作、生活樹立信心。
英才網聯職場專家表示,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在秋季,定期安排假日游玩、自駕游,經常參加朋友聚會等方式,也受到了職場人的喜愛,即加強與友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也是排解壓力的好方式。壓力人人有,在與朋友的溝通中,正確看待自己遇到的困惑,積極尋找解決方法,培養豁達的心胸,推崇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調節身心健康。秋季養生,以“平和”為貴。(作者: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