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泰達生物論壇(TEDA-WATSON)•2006會議通知
瀏覽次數:5448 發布日期:2006-11-8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國泰達生物論壇•2006
(“TEDA-WATSON生物技術及醫藥國際研討會”第五屆年會)
會議通知
主辦:團中央、全國青聯、發改委、科技部、中科院、國家藥監局、全國僑聯、天津市政府
承辦:天津市濱海新區管理委員會、泰達華生生物園等
時間:2006年11月17-19日,17日全天報到
地點: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一、會議背景
生物技術及其產業作為當今高技術群體中最富有活力的領域之一,正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新材料等其他高科技相互結合,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增值產業鏈,其新概念和新方法帶動著農業、醫藥、食品、化工、環保等眾多領域技術的共同進步。我國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戰略表明,我國將“爭取在未來十年內使中國生物技術的整體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使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成中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因此把握生物技術的發展現狀及產業政策,了解國內外行業的發展動態,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泰達生物論壇•2006”就將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會議圍繞前沿生物技術、生物產業、風險投資等議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交流和探討,會議內容涵蓋與生物技術相關的全部領域,特別是創業與投融資論壇更是本屆論壇的新亮點。預計本次論壇正式參會代表將達到1000人,國際國內知名廠商將在會上展示最新技術與產品。我們相信,在國家有關部門和眾多科學家、企業家和相關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會議將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并將對我國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大會目標
通過交流前沿生物技術、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及吸引海內外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形式,加速我國生物技術及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參會代表
海內外生物技術領域的學術專家及產業界人士、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及全國各高新區領導、國內外科技風險投資機構、海外學人代表等。
四、主題論壇
1.生命科學前沿進展論壇 |
基因組學與蛋白組學新進展 | 糖蛋白質偶聯受體與信號傳導的前沿進展 |
干擾 RNA的新進展 | 動物克隆與轉基因動物的前沿進展 |
干細胞及子細胞治療 | 生物信息學與生物芯片 |
生物傳感器及其應用 | 轉基因及基因技術在植物育種的應用 |
2. 農業生物技術及工業化論壇 |
轉基因農作物推廣應用 | 現代育種與糧食安全 |
園藝技術與抗逆育種 | 生物農藥與綠色農業 |
生物肥料與生物飼料 | 胚胎克隆與畜牧集約化生產 |
生物質能與秸稈轉化 | 獸用疫苗與疾病預防 |
3.生物醫藥工業化論壇 |
重組蛋白質藥物及前沿進展 | 疫苗領域的新進展 |
小分子藥物與疫苗篩選 | 精確診斷與快速檢測 |
血液制品及替代品 | 組織工程與干細胞應用 |
天然活性分子及中藥領域現代化 | 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的應用 |
4.工業生物技術與生物加工論壇 |
生物酶的工業化開發與生產 | 工業微生物深層發酵技術及配套設備 |
生物化工進展 | 新型生物材料的工業化 |
生物質能源及固體發酵的新進展 | 環保技術產業 |
膜分離技術及后處理技術 | 重組蛋白質藥物生產工藝及成套設備進展 |
5.臨床研究與FDA/SFDA政策法規論壇 |
臨床前研究與臨床研究案例 | 臨床人體安全評價 |
藥理與藥效分析 | 臨床申報過程及上市追蹤研究 |
生物倫理學 | ☆ 生物醫藥法規 |
GMP的規則 | |
6.創業與風險投資論壇 |
生物產業領域的私募資金 | 生物產業領域的風險投資 |
生物產業領域的產業基金 | 核心生物技術平臺與生物產業 |
證券市場與投資銀行 | 銀行、民間資本與政府在生物產業中的作用 |
7. 生物技術產業人才培養與生物產業專業化園區 |
生物技術產業的雙創人才培養 | 生物技術領域的基礎教育與科學普及 |
生物技術產業領域的人才需求 | 生物產業人才就業 |
生物產業園區的公共技術平臺與產業人才培養 | |
五、專題展覽展示
論壇期間還同時舉辦生物技術及產品展示會,包括:括中西藥、生物試劑、生物藥品、實驗儀器、生物芯片、疫苗、基因治療、環境科學與保護、中醫學、癌癥研究、信息管理、傳染疾病、HIV及艾滋病、生物工程設備等,同時還增設技術交流、人才交流、成果轉化、投融資區等。
六、參會費用
1.論壇注冊費:
參會人員 | 海外 | 國內 |
產業界、學術界、政府部門及各園區代表 | USD 200 | RMB 1000 |
學生(僅限碩、博士研究生) | USD 50 | RMB 500 |
注冊費包含18-19日參會費、餐費及茶歇、會議資料、會間統一乘車、租用同傳設備等費用。參加專題培訓及各主辦單位招待宴會需另加收費用。住宿費自理(組委會可協助參會代表預定酒店,費用約為200元/天/床)。
2.展位費:4800元/標準展位。
注:會務組提供一定數量的免費參會代表名額,但必須先提供參會人員簡歷,經組委會確認后方可免費。
天津市濱海新區管理委員會 泰達華生生物園
2006年10月
點擊下載參會回執
聯系方式:中國泰達生物論壇組委會
地址:天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大街80號天大科技園B8座(300457)
電話:022-60330550 60330551 66211386
傳真:022-60330551 66211252
E-mail:bioforum@126.com
附件:中國泰達生物論壇簡介
經過半個世紀的孕育和發展,生物技術及其產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其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已經成為當今高技術群體中最富有活力的領域之一。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新材料等其他高科技相互結合,正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增值產業鏈,它的新概念和方法正帶動農業、醫藥、食品、化工、環保等眾多領域技術的共同進步。發展生物技術對解決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糧食、能源、資源、環境和健康等許多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發達國家均將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列為戰略高技術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我國從“七五”開始,就將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列為高新技術發展的重點之一并大幅度地增加了投入,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我國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已初具規模。
2002年10月和2003年12月,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先后舉辦了兩屆“TEDA-WATSON生物技術及醫藥國際年會”。該年會先后得到了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前國家經貿委、國家發改委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參會代表中不僅有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評委會主席Jan-Ake Gustafsson、加拿大前國務卿Gerry Weiner、加拿大腫瘤基金會主席Pierre Audet-Lapointe、瑞典Uppsala大學藥學院院長Lennart Paalzow、美國科學院院士 George Halpern、美國NCI生化實驗室負責人Dean Hamer、人工細胞技術發明人 Thomas Chang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知名人士,而且還包括了一大批生物科技、產業及投融資領域專家和從業人士,會議規模分別為500人和700人。兩屆年會取得了一批實質性成果,在國際生物技術及產業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并已成為目前我國生物技術與產業領域高水平的盛會之一。該年會對推動中國生物技術產業政策的盡快出臺,加強生物技術領域的國際交流,促進科技與產業的融合與項目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了進一步擴大會議的影響,也順應多數參會人士提出的將該會辦成一個定期、定址,瞄準國際生物技術及醫藥前沿、緊緊圍繞中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長期論壇的要求,2004年度的“TEDA-WATSON”年會正式提升為了“中國泰達生物論壇”,于10月23-24日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隆重召開。論壇由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國家發改委、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藥監局、中國僑聯、天津市政府共同主辦,由天津市濱海新區管委會、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天津市外事辦公室、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共青團天津市委員會、天津市青聯、天津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等單位承辦,并由《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社、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中國醫藥國際交流中心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中國免疫學會、遼寧省生物技術協會、深圳市醫藥行業協會、天津創業投資協會、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泰達華生生物園等單位協辦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白春禮宣讀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為本次論壇發來的賀信;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周強、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中國僑聯副主席林淑娘、天津市市長戴相龍為論壇致詞,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常務副主席胡偉也出席了論壇開幕式。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評委會主席Jan-ake Gustafsson、馬來西亞科學工藝與環境部前部長拿督斯里·劉賢鎮、加拿大魁北克衛生局局長Philippe Couillar、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常務副校長Guy Bertiaum、加拿大魁北克腫瘤基金會主席Pierre Audet-Lapointe、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商學院院長Pierre Laurin、加拿大McGill 大學人工細胞研究中心主任T.M.S.Chang、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Georges Halpern、美國Smith Barney 投資公司首席副總裁Stuart Epstein、美國NCI生化實驗室負責人Dean H. Hamer、美國Bio Star投資公司總裁George DeVaux、美國默克制藥公司部門負責人Narendra Chirmule、美國雅培藥廠前技術總監Shaozu Lu等一大批具有國際影響的知名人士及以王靜康院士、郝希山院士、江龍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國內生物、醫藥、食品、衛生、農業、化工、環保等相關領域的專家為論壇作了精彩演講。會議規模近千人。多家中央級和地方級新聞媒體通過專題、新聞報道及全程直播的形式全方位的對本次論壇進行了深度報道,極大地提高了論壇的國際影響力。2004年首屆會議的全線勝利為“中國泰達生物論壇”能夠逐步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生物技術及醫藥產業界高水平的年度盛會及逐步確立科學化、國際化的管理和運行機制打下了夯實基礎。
2005年年會延續了首屆“中國泰達生物論壇”的組織結構,于11月3-6日在天津濱海新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會議不僅在內容上增加了主題論壇、專題培訓等專業性強的新內容、新形式,并首次將會展引入其中,參會人員超過2000名,規模空前。11月4日上午,開幕式由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爾肯江主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為本次論壇發來賀信;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周強、天津市市長戴相龍、科技部黨組成員、秘書長張景安、中國僑聯副主席林淑娘、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任德權等領導出席并致辭。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皮黔生還在開幕式中發布了單獎重達10萬美金的“泰達生物獎”設立的信息和評選辦法,該獎成為了本論壇吸引業內目光的新亮點。開幕式后,瑞典卡羅林斯卡大學校長Harriet Wallberg Henriksson發表了題為“前沿生命科學對人類的影響”的精彩演講。在11月4日-5日兩天的主題論壇中,來自海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圍繞生命科學前沿進展、生物醫藥、臨床研究與FDA/SFDA政策法規、生物產業與風險投資四大議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有包括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評委會前主席Jan-ake Gustafsson、法國科學院前院長Etienne-Emile Baulieu、歐盟藥理學會前主席Rodolfo Paoletti、美國科學院院士John Baxter和George Halpern、法國對美國貿易前顧問Yves.Huin、日本國家功勛獎得主Eishun Tsuchida、瑞典Uppala大學表面生物技術系副主任Jan-Christer Jason、表面生物技術中心副主任Andras Ballagi、韓國生物工程學會會長Young Je Yoo、美國默克公司疫苗及生物制劑部主任Narendra Chirmule、基礎研究部負責人Zhiqiang An等在內的近百位業內知名學術及產業界人士到會發表了精彩演講。5日開設的生物加工與生物提純、臨床實驗設計與臨床研究、創業與風險投資三組專題培訓中,共有14位各領域權威人士作了專業性講解,使受訓者受益非淺,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論壇專業性的水平。展覽在天津濱海國際會展中心C、D館舉行,使用面積在7000平米左右,參展商130余家,共設3m×3m標準展位160個。展覽內容涉及中西藥、生物試劑、生物藥品、實驗儀器、生物芯片、疫苗、基因治療、環境科學與保護、中醫學、癌癥研究、傳染疾病、HIV及艾滋病、生物工程設備、生物技術出版物、生物網站、投融資等。本屆論壇吸引了幾十家中央和地方級新聞媒體通過專題、新聞報道及全程直播的形式全方位地對本次論壇進行了大量報道,極大地提高了此次論壇的社會聲譽,對提升本區域在海內外生物技術領域的聲望和影響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