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動物活體成像系統在廣州問世
瀏覽次數:5484 發布日期:2009-7-22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我國臨床前分子影像技術躋身世界一流水平
近日,在廣州醫藥工業研究所,記者看到了研究人員正在利用“會發光的老鼠”進行生命科學研究。他們采用的實驗平臺正是國產首臺二維生物可見光分子成像系統。
據該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威博士介紹,以往為了研究藥物在實驗動物體內的分布情況,必須分批處死動物并進行解剖,這樣就必須消耗大量的實驗動物,同時無法對動物個體進行連續觀察。通過該系統的應用,就可以在不處死動物的情況下,對活體動物進行連續研究。通過特定的熒光示蹤,就可以在同一動物身上獲得一系列的動態試驗數據。以活體動物成像為代表的分子影像學被譽為21世紀的醫學影像學,對今后生命科學研究的發展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該系統由廣州中科愷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并投產,中科愷盛公司位于廣州科學城,是國家973計劃項目——“分子影像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的研究”的技術成果轉化平臺,由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田捷高級研究員領銜產品的開發設計。該系統采用了世界領先的計算機圖像重建算法,國外產品的空間誤差一般在2-3毫米,而該設備已能把誤差控制在0.5到1毫米。大大地提高了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中科愷盛公司的科研人員告訴記者,在國外,由于有著獨特的體內示蹤特性,可見光分子成像技術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展,目前已在生命科學基礎研究、藥物開發、藥品檢驗、腫瘤研究、食品監督、環境監測、農作物及海洋生物監測等廣泛領域得到應用。而在國內,這些應用處于啟動階段。可以預見,該技術以及相關的產品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前景。
目前,中科愷盛已與國內多家科研機構開展科研合作,不少單位對該產品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南方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應用該系統進行了鼻咽癌機理的活體動物研究,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該公司與廣州醫藥工業研究所通過共同建立“分子影像實驗室”,對分子影像技術在藥物開發及藥品質量控制方面的應用進行探索。同時,該實驗室將作為國內分子影像技術推廣的開放試驗平臺。
另悉,中科愷盛新近還開發成功用于小動物活體研究的Micro-CT,并已正式投產。該設備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又一有力工具,目前只有幾家歐美高科技企業有類似產品,國內亦屬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