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idigm推細胞培養平臺Callisto:在芯片上培養細胞
瀏覽次數:9773 發布日期:2015-2-12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Callisto:在芯片上培養細胞
自從1907年羅斯•哈里森(Ross Harrison)發表了有關離體神經纖維生長的發現,細胞培養很快成為了生命科學領域最重要、使用最廣泛的工具之一。一個多世紀以來,經過一代代科學家的不斷改進,細胞培養技術日趨完善。隨著現代生物學研究日趨深入和精細,細胞培養技術正向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2015年初,Fluidigm推出一款基于微流體技術的細胞培養平臺——Callisto。這款與“木衛四”同名的儀器同樣讓人浮想聯翩。它可以在一個微流體芯片上培養細胞,并實現細胞培養和給藥的自動化;不僅可以做為一個獨立的系統使用,進行細胞群體或單細胞功能研究,也可以和C1,Biomark HD和CyTOF等實驗系統結合使用。

圖一、Callisto及其配備的芯片
Callisto內部集成了維持CO2濃度和溫濕度的裝置,可以支持長期的細胞培養;其完全可編程的微流控系統讓用戶可以根據研究目的隨意設置藥物種類、濃度以及處理時間的組合;系統會根據用戶設定對每個培養小室精確的給藥,用戶無需擔心需要在什么時候向各個小室投送多少藥物。目前,Callisto所配備的芯片上具有32個獨立的細胞培養小室,一次可以篩選32個不同的培養條件;細胞培養和給藥過程全部由程序控制自主完成,基本實現整個流程的自動化。研究者只需要設定好程序,加入細胞和藥物,按下按鈕就可以運行了。與傳統細胞培養方式相比,不但使操作流程變得簡單,也最大限度減少了觀察、換液、加藥過程中人為操作對細胞的擾動(例如:溫度變化、液流沖擊、微生物污染等)。

圖二、Callisto可以自動實現復雜的實驗設計
Callisto芯片中細胞培養小室是透明的,非常方便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培養完成后,可以在培養小室中進行原位免疫熒光染色,也可以將細胞消化并回收。這些回收的細胞可以進行后續擴大培養,也可以利用C1、Biomark HD或者CyTOF等技術平臺進行深入分析。

圖三、芯片小室中誘導人IPS細胞向神經細胞分化。相差(左)及免疫熒光圖(右)可以觀察其形態。
由于Callisto具有高度集成和自動化的特點,非常適用于給藥方案較為復雜、需要對細胞長期觀察的研究領域,例如:
·Cellular Programming:在一系列精確控制的條件下使成纖維細胞去分化成為誘導多能干細胞,以及相關的定向分化、轉分化研究;
·Cell activation & expansion:縱貫研究細胞生長和成熟過程,描繪細胞發育過程中的世系圖譜;
·Dose/Response studies:研究者可以用其評估細胞對不同藥物或者培養環境的反應。
更多FLUIDIGM產品信息,請垂詢
富魯達(上海)儀器科技有限公司
www.fluidigm.com
電話:021 3255 8368
郵箱:Info-China@fluidig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