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期,德諾杰億成功研發Sanger測序儀U8000,在延續了U3600/U4000優勢的基礎上,實現了通量再次升級。這是一款易用、方便的臺式系統,采用了八通道集成式一體化可替換式耗材,操作簡單、輕松快捷。不久之后,這款產品將正式上市。
基因測序技術作為“顛覆式創新”技術,自誕生以來給生命科學、醫學、農業、食品安全等多個領域帶來了巨大影響。測序儀是融合各行各業高精尖技術和設備的巔峰產品,其中包含機械、工程、電子、自動化、物理學的聲光電、數學、化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等前沿科學知識,功能作用極其精密,
研發的技術壁壘極高。
長期以來,外資品牌在測序行業的上游處于壟斷地位。自2011年“十二五”規劃鼓勵發展
高端醫療器械國產化以來,國家多部委以及地方各部門陸續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從鼓勵研發創新、產品采購和加快產品上市等多方面來支持國產醫療器械自主創新,大力推進醫療設備的國產化替代。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和相關利好政策的出臺,近幾年
國產設備替代成為診斷行業的大勢所趨,基因測序儀作為一款高端精密儀器更是行業焦點。
2015年
國務院在發布的
《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將“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納入制造業發展的10大重點領域,
鼓勵國產企業加強創新,攻堅克難。
2016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需加強高端醫療器械等創新能力建設,加快醫療器械轉型升級,提高具有
自主知識產權的醫學診療設備、醫用材料的國際競爭力,并提出到2030年,實現醫療器械質量標準全面與國際接軌的目標。
國務院辦公廳在
《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強調,國產藥品和醫療器械能夠滿足要求的,政府采購項目原則上須采購國產產品,要逐步
提高公立醫療機構國產設備配置水平。
2017年
科技部辦公廳發布
《“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醫療器械朝
國產化、高端化、品牌化、國際化方向邁進,致力于推動醫療器械科技生產的跨越式發展。
2018年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指出,推進醫療器械
國產化,加速國產醫療器械崛起是深化醫改的重中之重。
《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把加速創新醫療器械審批和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作為一個重點。
2019年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
《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 (2019-2022年)》指出,
加快新一代基因測序、腫瘤免疫治療、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生物醫學大數據分析等關鍵技術研究和轉化。推動重大疾病的早期篩查、個體化治療等精準化應用。
國家衛健委發布
《2018—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中明確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要根據醫院的功能定位,臨床服務需求來定。二級及以下醫院和非臨床急救型的醫院科室,要引導
優先配置國產醫療設備。
2020年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規范省級單一來源采購方式審批和進口產品核準管理有關事項通知》指出,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從嚴核準政府采購進口產品。擬采購的產品有
國產同類產品的,原則上不允許采購進口產品。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該法律從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生物安全法是我國生物安全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系統性、統領性法律,該法的出臺,有助于從法律制度層面解決我國生物安全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有助于確保生物技術健康發展,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維護國家生物安全。
2021年
國務院印發
《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加強高端儀器設備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術研究,推動關鍵計量測試
設備國產化。建立儀器儀表產業發展集聚區,培育具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
國產儀器儀表品牌。
廣東衛健委發布的
《省級衛生健康機構進口產品目錄清單的公示》,明確可采購進口的醫療設備數量僅46種,相比于2019年132種,
大幅削減包括基因測序儀在內的86種醫療器械設備。此前,浙江省也發文要求數十種醫療設備移出進口清單,
明確支持國產優先。
2022年
國家發改委印發的
《“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基因與生物技術”作為七大科技前沿領域攻關領域之一,“生物技術”作為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其中“基因技術為未來產業,更提出要不斷
提高基因測序效率、降低測序成本。
2023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提出要打好
科技儀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國產化攻堅戰,鼓勵科研機構、高校同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提升國產化替代水平和應用規模,爭取早日實現
用我國自主的研究平臺、儀器設備來解決重大基礎研究問題。
財政部、商務部、稅務總局3部門發布
《關于研發機構采購設備增值稅政策的公告》明確,為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促進科技進步,繼續對內資研發機構和外資研發中心
采購國產設備全額退還增值稅。
可以說,測序技術的創新已上升至
國家戰略層面。面對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實現科技自主,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保障我國生物信息安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自主可控至關重要。
在實現“國產化”和“自主可控”的基礎上,如何獲取更高的通量?如何實現更便捷的操作體驗?如何進一步降低測序成本?成為目前市面上最關注的難點和痛點。
Sanger測序儀U8000
德諾杰億從創立至今,始終以市場端需求為發展戰略,堅持創新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動力,深耕底層技術,致力于“金標準”測序技術國產化,通過組件打造標準化柔性模塊技術體系,夯實比較優勢,降低使用成本和維保成本,測序數據安全可靠,保障國家生物信息安全。
經過多年的持續奮戰,德諾杰億先后自主研發了單通道和四通道的Sanger測序儀U3600/U4000,并于2023年4月份正式獲得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京械注準20232220238)。
近期,德諾杰億成功研發Sanger測序儀U8000,在延續了U3600/U4000優勢的基礎上,實現了通量再次升級,是一款易用、方便的臺式系統,采用了
八通道集成式一體化可替換式耗材,可在最大限度減少儀器操作時間,輕松開展基因片段分析及Sanger測序實驗,無需進行預運行校準或更換凝膠聚合物、緩沖液或毛細管,獨特的集成式U盒設計可在同一塊板上同時進行測序和片段分析,加速基因測序國產化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