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完整的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準備階段
查閱相關文獻,根據已成功培養的相近植物資料,結合實際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然后根據實驗方案配制適當的化學消毒劑以及不同培養階段所需的培養基,并經高壓滅菌或過濾除菌后備用。
(2)外植體選擇與消毒
選擇合適的部位作為外植體,采回后經過適當的預處理,然后進行消毒處理。將消毒后的外植體在無菌條件下切割成一定大小的小塊,或剝離出莖尖,挑出花藥,接種到初代培養基上。
(3)初代培養
接種后的材料置于培養室或光照培養箱中培養,促使外植體中已分化的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或頂芽、腋芽直接萌發形成芽。然后將愈傷組織轉移到分化培養基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或形成胚狀體,最后發育形成再生植株。
(4)繼代培養
分化形成的芽、原球莖數量有限,采用適當的繼代培養基經多次切割轉接。當芽苗繁殖到一定數量后,再將一部分用于壯苗生根,另一部分保存或繼續擴繁。進行脫毒苗培養的需提前進行病毒檢測。
(5)生根培養
剛形成的芽苗往往比較弱小,多數無根,此時可降低細胞分裂素濃度或不加,提高生長素濃度,促進小苗生根,提高其健壯度。
(6)煉苗移栽
選擇生長健壯的生根苗進行室外煉苗,待苗適應外部環境后,再移栽到疏松透氣的基質中,注意保溫、保濕、遮蔭,防止病蟲危害。當組培苗完全成活并生長一定大小后,即可移向大田用于生產。
如:莖尖→表面消毒→接種誘導培養基→莖尖生長→病毒檢測鑒定→培養無根小植株→培養生根→完整小植株→煉苗20-25天→移栽成活。
常規情況下詳細的生產流程圖如下:
對不同的品種流程會略有差異,如進行果樹育苗還需進行嫁接等操作流程,但對組培工廠化育苗而言,一般可根據上面的流程圖來安排各項作業,只有相互銜接好、配合好,才能提高生產效益。
植物組培用的培養基http:///tools/search.asp?kw2=%C5%E0%D1%F8%BB%F9&tn=5
凝膠劑http:///cn/tech/2014/6-17/tech_63577426.htm
抗生素http:///cn/tech/2014/6-10/tech_39892976.htm
廣譜性抑菌劑PPMhttp:///cn/tech/2014/3-4/tech_26106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