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刺激對鏈脲佐菌素誘導糖尿病大鼠的影響
〔摘 要〕 目的 觀察慢性刺激(CMS)對大鼠糖尿病( DM)發病及進程的影響及其在 DM 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方法 應用鏈脲佐菌素( STZ)加高脂高糖飲食誘導 DM 大鼠的過程中,增加 CMS 因素,觀察 CMS 對大鼠生化指標和行為學的影響。 結果 與正常組相比,DM 組和 DM+ CMS 組大鼠血糖及血清胰島素水平均升高(P< 0. 05) ,出現了明顯的胰島素抵抗現象;與正常組大鼠相比,CMS 組、DM 組及 DM+ CMS 組大鼠的上竄時間均縮短,不動時間延長(均 P< 0. 05) ;DM+ CMS 組大鼠進入開放臂的次數和停留時間亦明顯縮短(P< 0. 05) ;與正常組相比,各實驗組大鼠血清皮質醇水平均明顯升高(P< 0. 05) 。 結論 慢性刺激本身并不能直接誘發 DM,但它的存在可加重大鼠的胰島素抵抗,促進 DM 的發生和發展。
〔關鍵詞〕 慢性刺激;糖尿病;強迫游泳實驗;高架十字迷宮
大量資料顯示,慢性刺激(CMS)對人類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糖尿病(DM)病人影響更大,但 CMS 對DM 的發生、發展會造成什么樣的結果還不十分清楚。 本實驗在應用鏈脲佐菌素( STZ)誘導 DM 的基礎上增加了 CMS 的因素,觀察了 CMS 因素對大鼠血糖、抑郁和焦慮行為、血清皮質醇及胰島素水平的影響,從而確定 CMS 對大鼠 DM 發生、發展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 1 動物分組與模型制備 將 48 只清潔級 Wistar 雄性大鼠隨機分成四組,正常組:12 只,不做任何處理;DM 模型組(DM組):12 只,腹腔注射 STZ(25 mg / kg 溶于 0. 1 mol / L 檸檬酸緩沖液,pH= 4. 45),同時給予高脂高糖飲食,以空腹血糖值高于13. 6 mmol / L 者為 DM 造模成功;CMS 組:12 只,給予電擊足底30 min,45℃熱刺激 5 min,黑白顛倒 24 h、禁食 40 h、禁水 24 h、4℃冰水游泳 5 min、夾尾 1 min、無刺激 24 h,28 d 為 1 個循環,每天采取一種刺激,同種刺激不連續出現;DM+ CMS 組:12 只,在腹腔注射 STZ+ 高脂高糖飲食的基礎上增加 CMS因素。 DM組死亡 4 只,DM+ CMS 組死亡 2 只。
1. 2 標本采集及指標檢測
1. 2. 1 強迫游泳(由上海欣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行為學測定 CMS 前后對大鼠進行行為絕望探究試驗,記錄 5 min 內大鼠上竄和不動時間,觀察大鼠 CMS前后產生抑郁的行為學變化,實驗方法詳見參考文獻。
1. 2. 2 高架十字迷宮(由上海欣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行為學測定 記錄 5min 內 CMS 前后大鼠十字迷宮的行為學指標:①進入開放臂次數(OE):進入到任一開放臂的次數,以大鼠 4 個爪子均進入到臂內為準,中途一個爪子從該臂中完全退出則為該次進行活動完成;②進入開放臂時間(OT);③進入封閉臂次數(CE):進入任一封閉臂的次數,以大鼠 4 個爪子均進入到臂內為準。 OE% =OE / (OE+CE)× 100%;OT%= OT/ 300 s× 100%。
1. 2. 3 血糖測定 實驗結束后對大鼠禁食 12 h,且乙醚麻醉后內眥靜脈取血應用電化學方法檢測血糖水平。
1. 2. 4 血清胰島素及皮質醇水平測定 實驗結束后禁食12 h,乙醚麻醉后內眥靜脈取血,分離血清,應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清胰島素和皮質醇水平。 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空腹胰島素× 空腹血糖/ 22. 5。
1. 3 藥物及試劑 STZ:美國 Sigma 公司。 胰島素試劑盒: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 皮質醇試劑盒: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
1. 4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21. 0 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LSD 檢驗和 t 檢驗。
3 討 論
CMS 通過對動物長時間、無規律的刺激,導致動物心理狀態改變,抵抗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機體自身調節能力降低,神經- 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出現情緒和行為障礙,從而可導致抑郁癥等多種疾病的發生。 DM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近年來發病率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成為當今社會威脅人們健康的一個主要因素。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在日常生活中各種 CMS因素也逐漸增多。
本實驗結果說明 MCS 對動物的心理改變并不足以誘發DM 的發生,但當 CMS 與其他因素合并作用于機體時就會大大地促進 DM 的發生、發展。 這可能是由于 CMS 本身對機體造成心理紊亂狀態和行為上的改變,導致機體內分泌功能失調,出現激素水平上的變化,這些變化又進一步加重糖代謝紊亂的發生,從而加速了 DM 的發生和發展。 此結果與國外實驗室的研究結果一致。
強迫游泳是評價大鼠抑郁行為的一個公認指標,我們發現 DM 大鼠在未受到 CMS 的情況下也均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抑郁,CMS 則又加重了這種抑郁狀態。 CMS 和 DM 本身雖然可導致大鼠出現輕微的焦慮狀態,但實驗前后并無顯著性差異,而 CMS 合并 DM 卻可導致大鼠出現明顯的焦慮行為。 此結果進一步證明了 CMS 可加重 DM 的發展進程。 CMS 以一種心理應激形式作用于 DM 大鼠,使大鼠機體內糖代謝紊亂,糖耐量降低,胰島素水平增加,使得胰島素抵抗顯著增加,從而導致血糖升高,加重 DM 的進程。海馬是應激損傷的敏感區,也是 HPA 軸應激反應的高級調節中樞,CMS 作為一種應激源,能夠使機體產生負性心理和行為狀態的改變,從而造成海馬結構和功能損傷,而海馬的損傷又使得 HPA 軸對多種應激源的敏感性增強,最終導致皮質醇的分泌升高,而這一分泌升高又會促進糖異生,增加胰島素抵抗,促進DM 的發生、發展。 本研究中結果顯示,DM 和CMS 都可引起皮質醇的升高,這可能是 CMS 加速 DM 發生、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
綜上所述,CMS 本身并不是誘發 DM 的原因,但 CMS 可加速和加重 DM 的發生和發展。 這為臨床 DM 病人的護理提供了一個可靠的理論依據,應盡量減少對 DM 病人心理和環境的刺激,這樣有利于減少并發癥和病情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