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一過,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來了。驕陽似火,高溫連日,多地開啟“炙烤模式”。
炎炎夏日,空調+雪糕就是雙倍快樂。前有“雪糕刺客”,后有“雪糕護衛”,一支小小的雪糕成為了今年夏天社交平臺上的熱門話題。“貴的雪糕解暑就是好,一結賬心先涼了一半。”
在雪糕市場整體價格上漲的大環境下,消費者對平價雪糕的需求日漸提高。價格親民的雪糕產品檢出質量不達標,反而引發網友關注。
市場監管總局7月16日發文,2022年上半年,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組織監督抽檢3137批次雪糕產品,檢出不合格樣品15批次,不合格項目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單增李斯特菌等。
菌落總數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如果食用了菌落總數超標的食品,輕則會引起腹瀉,重則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
李斯特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孕婦、初生嬰兒、年長者和免疫力較低的人群易感染。可引起化膿性結膜炎、發熱、抽搐、昏迷、腦膜炎、敗血癥、自然流產等疾病。
雪糕抽檢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加工過程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或者產品在運輸、貯存、銷售環節不規范操作引起的微生物污染。
對于雪糕、冷飲等冷凍食品,我國相關的食品標準有《GB 29921-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T 31119-2014 冷凍飲品 雪糕》、《GB 2759-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冷凍飲品和制作料》等,明確規定了冷凍食品的技術要求、生產過程管理、檢驗方法、微生物指標等。
《GB 29921-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 2759-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冷凍飲品和制作料》
對微生物指標的具體檢測方法參照 《GB 4789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GB 4789.3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驗》
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選購雪糕等冷凍飲品應注意以下幾點:
1、產品信息應清晰
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產品包裝上應明確標注配料表、生產廠家、生產日期、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號等信息。
2、儲存運輸要冷鏈
不選擇反復化凍的冷凍飲品,避免微生物大量繁殖,危害身體健康。
3、顏色正常無異味
謹慎購買顏色過于鮮艷的產品,食用前應注意產品是否有異味或腐敗變質。
4、夏季食用掌握量
冷凍飲品雖解暑消熱,但經常食用易引發胃腸炎等疾病,應適量食用,不可貪食。
DW-JURAY系列 微生物樣品自動重量稀釋儀
儀器用于食品、藥品、化妝品等含微生物樣品的前處理自動稀釋,可自動計算并完成對任意重量樣品的準確稀釋,使工作簡易化,提高效率。
當樣品袋內樣品重量不確定時,儀器可根據稀釋比例自動加入稀釋液,無需人為計算。同時儀器有雙泵進樣模式可選,雙管同時注液,縮短稀釋時間,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