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血清學檢查丁肝和戊肝
瀏覽次數:5416 發布日期:2019-7-1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您需要了解的丁肝和戊肝!常見肝炎分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今天向大家介紹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丁肝丁肝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與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傳染病。本病呈全世界性分布,我國調查報告提示有地方性流行,各地HBsAg陽性者HDV感染率為0%~32%,總的看,北方偏低,南方偏高。主要通過輸血和血制品傳播,與乙型肝炎的傳播方式相似。HDV與HBV重疊感染后,可促使肝損害加重,并易發展為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
臨床表現:
人感染HDV后,其臨床表現取決于原有HBV感染狀態。潛伏期4~20周。有下列兩種類型:
- HDV與HBV同時感染:大多表現為急性丁型肝炎,癥狀與體征和急性乙肝相同,如果病人有血清轉氨酶及膽紅素呈雙峰升高,更應懷疑為聯合感染,少數病人表現為急性重癥肝炎。
- HDV與HBV重疊感染:臨床表現多樣,可似急性肝炎,也可為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原先為HBsAg陽性,病情突然活動或進行性發展為肝硬化者,慢性肝炎或重型肝炎均應注意重疊HDV感染的可能。

實驗室血清學檢查:
- HDV抗體:IgM、IgG、總抗
- 丁型肝炎抗原(HDV-Ag)
- 丁肝病毒核酸(HDV-RNA)
- 肝功生化



戊肝本病主要見于亞洲和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自1980年后中國新疆地區曾有數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發性戊型肝炎的報告,約占急性散發性肝炎10%,至少已有6個省市自治區曾報告發生戊型肝炎暴發流行。其流行特點似甲型肝炎,經糞-口途徑傳播。以水型流行最常見,少數為食物型暴發或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具有明顯季節性,多見于雨季或洪水之后;發病人群以青壯年為主,孕婦易感性較高,病情重且病死率高;無家庭聚集現象。全球每年大約有2000萬人感染戊型肝炎,300多萬急性戊肝病例,5.66萬例與戊肝有關的死亡。

戊型肝炎病毒
臨床表現:
潛伏期10~60日。感染初期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乏力,發熱黃疸,有時伴有嘔吐腹瀉,體癥主要有肝脾腫大,肝區壓痛,叩擊痛,常見膽汁淤積狀,如皮膚瘙癢、大便色變淺,其表現與甲型肝炎相似。在罕見情況下,急性戊肝會造成暴發性肝炎(急性肝衰竭)和死亡。暴發性肝炎在懷孕期間的發病率最高。懷孕婦女最易患戊肝導致的產科并發癥并死亡,在最后三個月孕晚期,戊肝造成的死亡率可高達20%。

實驗室血清學檢查:
?
- HEV抗體:IgM、IgG、總抗
- 戊型肝炎抗原(HEV-Ag)
- 戊肝病毒核酸(HEV-RNA)
- 肝功生化


【美德聲·優質肝炎檢測試劑】
丁肝產品 |
戊肝產品 |
HDV IgM |
HEV IgM |
HDV Ab |
HEV Ab |
HDV Ag |
HEV IgG |
HDV R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