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6.806
合作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合作項目:膽汁酸與支鏈氨基酸靶向定量
研究介紹
2型糖尿病(T2D)患者體型一定是肥胖嗎?當然不一定!體重正常甚至消瘦人士也可能被T2D盯上。此前有研究報道T2D和肥胖患者的腸道菌群發生改變,并且這些改變對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然而消瘦型T2D患者的腸道菌群的變化及其在這類疾病中的作用尚未闡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賈偉平教授、李華婷研究員等團隊在《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研究成果,通過比較分析有無T2D的瘦或肥胖人群的腸道菌群結構與代謝特征,并聯合小鼠模型驗證,結果顯示,消瘦型T2D患者AKK菌豐度減少,AKK菌的豐度與3β-鵝去氧膽酸(β-CDCA)水平呈負相關,并且該菌的減少與胰島素分泌和葡萄糖穩態損害有關。這些結果為糖尿病的預防和精準治療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圖1丨A. muciniphila對葡萄糖代謝的作用機制
研究思路
研究結果
1. 糞便宏基因組測序分析
納入182名受試者,分為瘦型無糖尿病(NGT-NO)、腹部肥胖無糖尿病(NGT-O)、瘦型糖尿病(T2D-NO)和腹部肥胖糖尿病(T2D-O)四組。首先分析所有受試者臨床數據,然后進行糞便宏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T2D-NO組α多樣性高于T2D-O組,相較于其他三組,T2D-NO組菌群豐度分布是獨特的。進一步分析兩兩組差異物種,發現T2D-NO 和 NGT-NO 組的特征在于某些特定物種,而不是整個群落的巨大變化。隨后對四組人群微生物功能進行分析,結果顯示T2D-NO組的菌群可能具有較低的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和較高的支鏈氨基酸(BCAAs)產生能力。此外,與NGT-NO 組相比,參與碳水化合物代謝(包括“半乳糖降解”)模塊在 T2D-NO組中高度富集。此外,研究人員發現一個標志菌種Akkermansia muciniphila,據報道,A. muciniphila是一種可以緩解肥胖的益生菌,本研究中T2D-NO組該菌豐度顯著低于NGT-NO 組,而肥胖兩組中沒有顯著差異,并且,A. muciniphila與胰島素分泌呈正相關。
圖2丨A. muciniphila與胰島素分泌呈正相關
2. 血漿靶向代謝組學檢測與相關性分析
腸道菌群的擾動可能會影響膽汁酸(BA)池的大小和組成,而血漿BAs的改變與代謝紊亂有關。每組篩選20名受試者進行膽汁酸譜檢測,發現T2D-NO和NGT-NO組間有5個BAs差異顯著,即甘氨酸熊去氧膽酸(GUDCA)、3β-鵝去氧膽酸(βCDCA)、β-熊膽酸(βUCA)、3β-膽酸(βCA)和熊膽酸(UCA)。對T2D-NO和NGT-NO組間的臨床指標、BAs和腸道菌群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βCDCA與A. muciniphila和胰島素分泌呈負相關,參與膽汁酸合成相關酶(baiB)與A. muciniphila呈正相關,與βCDCA呈負相關。總之,T2D-NO組A. muciniphila和baiB豐度降低,胰島素分泌減少,βCDCA升高,提示A. muciniphila和胰島素分泌可能由βCDCA介導的。
圖3丨A. muciniphila與膽汁酸和FGF19的關系
3. A. muciniphila調控胰島素分泌
利用高蔗糖(HS)飲食構建T2D-NO小鼠模型,分別添加水(HS-water)、A. muciniphila(HS-AKK)和高溫殺死的A. muciniphila(HS-hk AKK),對照組(CON)正常飲食和高壓滅菌水,喂養15周后比較四組小鼠體重、葡萄糖耐受和胰島素分泌等,并進一步開展體內和體外試驗。結果表明胰島素分泌明顯受損而非胰島素抵抗的小鼠模型中A. muciniphila數量減少,通過補充活的A. muciniphila能夠恢復胰島素分泌并改善葡萄糖耐受。
圖4丨A. muciniphila對宿主代謝的作用
隨后,對小鼠血清進行膽汁酸譜檢測,發現活的 A. muciniphila 干預顯著降低βCDCA 水平,而使用滅活的A. muciniphila不能導致βCDCA 顯著降低,表明A. muciniphila可能通過降低腸道中βCDCA來刺激胰島素分泌。
FGF19已被證明通過胰島素獨立途徑刺激糖原合成并抑制糖異生。臨床分析顯示,與NGT-NO組相比,T2D-NO組血清FGF19水平顯著降低。FGF19水平與A. muciniphila豐度呈正相關,與βCDCA水平呈負相關。為進一步探討βCDCA能否抑制FGF15/19表達,研究人員在CDCA存在的情況下,用不同濃度的βCDCA培養人結腸上皮細胞LS174T,結果發現,CDCA聯合βCDCA處理LS174T細胞可導致FGF19 mRNA表達水平呈劑量依賴性下降,提示βCDCA對腸道FGF15/19表達有抑制作用。因此,A. muciniphila可能通過限制βCDCA的可用性,增強FGF15/19的表達,進而刺激糖原合成,抑制糖異生。
圖5丨A. muciniphila對FGF15/19表達的作用
參考文獻
Decreased Abundance of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Leads to the Impairment of Insulin Secretion and Glucose Homeostasis in Lean Type 2 Diabetes. Advanced Science. 2021.
原文閱讀,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繪譜幫你測
通過代謝組學和宏基因組測序的結合,本研究闡明了AKK菌豐度減少誘導瘦型T2D的機制。該菌通過降低βCDCA,一方面促進胰島素分泌,另一方面增強FGF15/19表達,促進糖原合成,抑制糖異生,從而為糖尿病的預防和精準治療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其中膽汁酸譜和支鏈氨基酸均由麥特繪譜提供檢測。麥特繪譜擁有成熟的代謝組學檢測平臺,菌群16S測序和宏基因組等技術,以及聯合分析等全套解決方案。獨家的檢測技術、全面的數據報告以及專業的售后探討,助力您的科研探索之路不斷創新和突破。歡迎聯系麥特繪譜咨詢熱線400-867-2686獲取詳細資料!